传承中的传奇
他不仅有精湛的陶艺艺术,而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。坚持以校为家,以苦为乐。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。总是利用工作之余包括星期天节假日,提前为教学准备原材料,有时加班制作陶艺品到深夜。任教19年来,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。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爱戴。他的多项作品多次在《长江日报》《长江商报》《武汉晚报》《楚天经报》和安微有线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。
尽管他在艺术方面已经有较高成就,但依然有一颗谦虚、好学的心。只要和民俗有关的东西他都有兴趣,都有涉足。他把教学过程当成交流过程,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细致观察,认真思考,鼓励学生,仔细模仿,用心品味,大胆创新!教学过程中与同学们亦师亦友,建立互相学习的课堂氛围,及时表扬学生。有时学生还会主动提起:“老师,您表扬了我,有什么奖励吗?”张老师听后二话不说,变魔术般地拿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糖人!
我们来参观一下张老师的工作室吧
自己创作皮影原料
张老师在给学生上陶艺课
学生们的作品展示
张老师在联欢会上表演湖北大鼓
这就是我们多才多艺的张老师,专心至志地教学,孜孜不倦的钻研,是现代社会很多浮躁的年轻人的榜样!
民俗文化是流动的、发展的、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,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。正是这种民俗文化,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,造就了中华民俗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,因此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,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,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也正是因为有张老师这样的艺术家们的坚持和努力,才使得我们的民俗文化传承至今并被更多人知晓。寻找民俗文物,留下民众生活的历史,已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。我们也希望当代中国有更多的少年、儿童、青年朋友加入进来,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增砖添瓦,推波助澜!